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是我国保险业落实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亦是临港新片区金融版图再度扩容的重要标志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落下重要一子。
从陆家嘴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临港新片区,在靠近滴水湖的水芸北路上,一眼就能看见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大楼。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首批准予开业的7家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运营中心正在陆续安排入驻交易中心,这意味着交易中心即将正式启动运营。
业内人士认为,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是我国保险业落实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亦是临港新片区金融版图再度扩容的重要标志,将有效提升中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的参与度、话语权以及竞争力。
首批再保险运营中心即将入驻
今年6月举行的陆家嘴论坛期间,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航,原上海银保监局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同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
这份业界期盼已久的细则提出,通过支持各类型保险、再保险机构在沪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引导全国再保险资源向上海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集中。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交易中心大楼即将投入运营,并将迎来首批入驻机构。
8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文件,同意7家保险公司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准予开业。这7家公司分别为国任财险、阳光财险、三井住友海上(中国)、中华联合财险、平安产险、紫金财险、安盛天平财险。
“今后,运营中心将在总公司的授权下,对公司再保险业务的经营、操作、结算等做集中化管理。”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菅匡彦说,公司目前利用集团丰富的海外网点资源,为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提供在当地的保险保障,并以再保险方式,大比例分回中国境内。
再保险市场逆差现状有望改善
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坚实底座,作为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的启动运营被业内寄予厚望。
“交易中心是以‘国际板’为核心板块,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的数字化、现代化再保险交易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再保险事业部总经理赵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交易中心的使命,是打造交易场景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有强大全球资源吸附效应的交易枢纽,通过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项目的风险保障,平衡我国再保险领域的服务贸易逆差。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完全有能力成为未来全球风险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赵雷认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是机构快速集聚、再保险人才快速集聚等问题,集聚后的“荷塘效应”会快速形成有利于再保险一对多交易模式的生态链,从机制上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有意愿进入交易中心参与再保险“国际板”交易的保险机构,可以通过设置子公司、运营中心、交易席位等形式参与。
交易中心需要各方共建
交易中心即将启动运营,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建设,不断推进交易中心建设更加完善。
赵雷表示,在交易中心管理机制和运行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上海保险交易所是运营者,也是市场共商、共建形成的规则的中立执行者,欢迎境内、境外的再保险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制度的完善与制订,共同打造一个透明度高、确定性强、风险低、创新多的国际化平台。
“我们期待发挥交易中心的优势,为‘一带一路’海外业务,提供更有效的再保险支持。”菅匡彦说,与此同时,通过再保险交易平台,进一步规范国际再保险业务操作,优化流程,强化风控,各方信息共享并共同创造新的业务机会、打造新的合作模式。
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到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落地临港新片区,未来还会有更多交易平台汇聚与此,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即将迎来4周年生日的临港新片区的金融版图不断扩容。
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产业促进中心总监陈明伽说:“交易中心的落地,为未来临港新片区的其他平台建设起到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我们后续再服务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平台建设就能驾轻就熟。相信把再保险的朋友圈给维护好、建立好、服务好,形成良好的口碑,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主体落户临港新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