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盛频繁下调 A股公司评级)
高盛最近对国内部分股份行和大行评级下调,有银行主动反击。招商银行发布了《关于高盛报告涉及CMB有关问题的澄清》,称高盛的判断对部分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并引发投资者对招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该行有必要对相关情况进行澄清。
该份澄清文件中直指高盛研报关于招行的表述存在计算逻辑错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数据错误等问题。
此前7月4日,高盛发布《中国银行-测试“不可能的三位一体”》报告,提出招行的公司债券和影子信贷等风险引起的隐含损失率高达25%,平安银行和招行拥有最大的房地产风险敞口,占总资产的8%和6%;招行和兴业的房地产信贷组合风险占比较高等结论。
报告还包含了对12家银行作出的评级,给予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等5家银行的评级下调为“卖出”,给予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南京银行“中性”评级,并给予邮储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买入”评级。
从市场表现来看,最近3个交易日,A股42家上市银行整体跌幅2.35%,港股中资银行表现则明显更弱。
另外,高盛近日频繁“唱空”A股公司,下调评级至“卖出”。
7月10日晚有消息称高盛公司将天赐材料评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28.8元,与当日收盘价相比下跌31%。受此消息影响,天赐材料11日早盘低开,收跌2.42%。天赐材料是电解液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有所下降,但根据第三方数据,天赐材料电解液的国内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29.2%提升到2022年的38.0%,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
除天赐材料外,高盛前几日还将A股存储器龙头兆易创新评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77元/股,即下跌30%。不过兆易创新11日收盘大涨8.8%,报115.33元,收复遭“唱空”后的“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