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2021年7月16日9时15分,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于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办,备受瞩目的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根据此前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八大高排放行业——火电、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都将逐步有序纳入碳市场。
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至今,已满两周年。数据显示,截至16日,最近两年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2.4亿吨,累计成交额110.30亿元,价格较首日开盘价上涨25%。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成交量集中在2021年底,当年11月和12月成交量占全年成交总量近九成,说明全国碳市场依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从交易价格来看,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以7月14日收盘价为例,当日价格为60元/吨,较年初首个交易日相比上涨9%,较全国碳市场启动首日的48元/吨上涨25%。
在迎来两周年之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迎来扩容。今年6月,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随后,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陆续召开,提出尽快完成两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
天风证券表示,若未来碳交易市场扩容至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八个行业,碳排放量总额将会达到70亿吨/年至80亿吨/年。
券商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已有多家券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获得证监会无异议函,包括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泰证券等。上述券商均表示,将根据相关规定和无异议函的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相关风险管理工作,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对此,东部一家券商资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碳交易过程中,券商既可以扮演投资者角色,直接参与碳市场,通过买卖碳配额获得收益;又可以扮演经纪人的角色,协助买方和卖方完成交易,并为双方的交易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和建议。总体来看,券商参与交易将为碳交易市场提高流动性,提高碳交易的效益和效率。”
从制度框架来看,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规则,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等技术规范相继出台,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