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介绍

行业介绍

评级下调股权流拍 “减量提质”成中小银行发展趋势
2025-07-30

潘悦 制图

在信贷投放难度较高、息差压力加大、经营承压的背景下,近日山西榆次农商银行、湖南常德农商银行相继被评级机构下调主体和债项评级。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银行股权也成为“烫手山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的大额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挂牌转让,其中不少即便打折出售,仍难逃流拍结局。

业内专家表示,“减量提质”已成为行业趋势。未来中小银行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经营等方向发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家农商行评级接连下调

7月17日,中诚信国际公告称,决定将湖南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将其发行的二级资本债的债项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A,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中诚信国际报告称,此次对常德农商行的信用等级下调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首先,受宏观经济底部波动和房地产相关行业风险暴露影响,该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及瑕疵类贷款占比较高,资产质量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常德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超过4.8%,逾期贷款占比上升至11.4%,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大幅降至95%左右,已低于监管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行关注类贷款翻倍增长,在总贷款中占比大幅上升至10.76%,其中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及批发零售业的关注类贷款占总关注类贷款比例接近57%。

其次,虽然盈利资产规模保持增长,且非息收入大幅提升,但该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以及较大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整体盈利能力较弱。2024年,该行仅实现微利0.03亿元。

再次,该行资本充足水平大幅下降,已低于监管要求;抵债资产规模较大且处置较为困难,公司面临很大资本补充压力。由于盈利能力下滑,利润留存减少,同时业务规模扩张持续消耗资本,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75%和8.08%,均已低于监管要求。此外,由于商业门面、厂房等抵押物处置较为困难,去年末该行超过82%的抵债资产已超过2年处置期,但仅有极少数按照400%的权重计入风险加权资产。

事实上,常德农商行并非今年唯一遭遇评级下调的商业银行。早在5月,中诚信国际已将榆次农商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从BB降至BB-,同时把其二级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由BB下调至B+,展望维持“稳定”。

评级报告指出,榆次农商行的经营状况与资产质量表现不佳。财报显示,该行2024年净息差为-0.53%,全年净营业收入-0.22亿元,连续第二年录得亏损;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7.56亿元,比年初激增41.26%,不良率飙升至34.43%。连年亏损耗尽资本内生能力,资本充足率跌至-21.2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更是跌至-23.87%,低于监管底线。自2021年以来,中诚信国际已连续三轮下调榆次农商行主体评级,从A+一路滑落至BB-。

“常德农商行、榆次农商行评级下调实际上反映出这两家银行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尤为突出。”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部分银行陷入困境,一方面是因为相关行业持续低迷,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业务过度集中于单一行业,导致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更容易受到冲击。

而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未出尽,资产质量有一定的风险,公司治理方面有待完善等,导致投资者对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不看好。后续这种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部分银行股权拍卖“遇冷”

近日,廊坊银行大额股权拍卖一度遇冷。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日前显示,廊坊银行1.67亿股股权(约占总股本2.89%)于7月17日公开竞价,起拍价4.86亿元,较6.08亿元的评估价约打八折。但截至7月18日,该拍卖因无人出价而流拍。而后,该平台再度以约4.13亿的“地板价”进行二拍,二拍时间设为2025年8月5日。

此外,四川天府银行300万股股权于7月24日进入拍卖环节,起拍价1950万元,与评估价持平,对应每股6.5元。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天府银行2024年刚完成50亿元增资扩股,引入世界500强蜀道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资持股比例升至55.9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亦小幅改善。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中小银行的大额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挂牌转让,其中不少打折出售。例如,山东寿光农商银行1765.24万股股权已于7月14日公开拍卖,评估价3195.09万元,起拍价2556.1万元,较评估价打八折;河南登封农商银行5000万股股权拆分为两笔,已于7月10日公开拍卖,评估价1.225亿元,起拍价1亿元,较评估价约打八折。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银行业随经济转型处于调整过程中,盈利水平提升的空间有限,中小银行面临更多经营和新兴科技的挑战,估值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在谈及部分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的原因时,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认为,从投资者角度而言,市场主体对银行股权的价值判断存在分歧。当前,防范和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是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部分投资者对持有中小银行股权保持观望态度。杜阳认为,中小银行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往往缺乏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团队和系统,更容易导致风险暴露。

“减量提质” 寻求破局之道

事实上,此前中小银行股权遭“抛售”,评级下调事件屡见不鲜。以评级下调为例,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每年均有超过10家城商行、农商行被调降主体信用等级。在多家银行遭遇评级下调后,监管改革与市场化退出进程加速推进。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截至5月末,今年已有184家中小银行通过合并或解散退出市场,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的7倍,接近2024年全年195家的总量。

中小银行加速退出的背后,是监管部门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战略部署。今年以来,内蒙古、河南、江西等地省级农商行或联合银行密集挂牌,国有化增资也在提速。

需要指出的是,出于中小银行化险、区域金融改革等考虑,近年来银行业兼并重组潮涌起,“减量发展”成趋势,成为行业抵御风险、筑牢经营基础的关键举措,银行评级被下调现象也大为改观。

对此,娄飞鹏表示,“减量提质”有助于整合机构优势,增强中小银行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提供高质量服务,也有助于银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小银行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实现“1+1>2”的效果。

中小银行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经营以提高经营业绩,强化风险管理以提高经营稳定性等方面多做工作,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杜阳看来,在未来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中,中小银行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应对:在公司治理方面,要提升党委会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协助董事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减少和避免失误;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确保所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关文章推荐: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冬花路22号光明城市3号楼2单元十六层

在线客服

如小意官方公众号

愿以微薄之力,助您生活如意

Copyright 2022 南宁市如小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经营许可证
桂ICP备2022007455号